鐵尾礦的綜合處理與利用17
發表時間:2024-01-20 09:42 鐵尾礦是一種復合礦物原料,是將原鐵礦石破碎、篩分、研磨、分級、再經重選、浮選或氰化等選別工藝流程,選出有用鐵等金屬后的剩余部分,是鐵礦石經過篩選過精鐵礦后剩下的廢渣,除了含少量金屬外,其主要礦物組成是脈石礦物,主要是SiO2、Al2O3、Fe2O3、CaO和MgO等。提高鐵尾礦資源化利用率對降低現有礦產資源的使用壓力、變廢為寶、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保障鐵資源供應和保護環境有重要的促進意義。2019年,我國尾礦總產生量約為12.72億噸,其中,鐵尾礦產生量最大,約為5.2億噸,占尾礦總產生量的40.9%。 國內鐵尾礦綜合處理現況 我國尾礦處理工作起步較晚,但進展較快,1980年以后,一些礦山企業迫于資源枯竭、環境保護以及解決就業問題等多種壓力,開始重視對尾礦資源的開發處理,并在尾礦中回收有價金屬與非金屬元素、尾礦制作建筑材料、磁化尾礦作土壤改良劑、尾礦整體處理等方面已經取得了實用性成果,如下所示: 1、尾礦再選由于過去受思想認識和技術條件的限制,有的礦山由于選礦回收率不高,礦產綜合處理程度不足,現已堆存甚至正在排出的尾礦中含有豐富的有用元素。例如,山東省礦山一些磁鐵礦尾礦,仍含鐵20%,經強磁選機回收可獲得品位達60%的鐵精礦。馬鞍山礦山研究院與本鋼歪頭山鐵礦采用HS-1600×8磁選機對鐵礦石尾礦進行再磨再選后,可獲得品位高達65.76%的優質鐵精礦,經濟效益良好。 2、尾礦用作土壤改良劑及微量元素肥料尾礦中往往含有Zn,Mn,Cu,Mo,V,B,Fe,P等微量元素,這正是維持植物生長和發育的必需元素。“七五”期間,馬鞍山礦山研究院在國內率先進行了處理磁化鐵尾礦作為土壤改良劑的研究工作。用特定設計的磁化機對磁選廠鐵尾礦進行磁化處理,生產出磁化尾礦,施人土壤。田間小區試驗和大田示范試驗表明,土壤中加入磁化尾礦后,農作物增產效果十分顯著,早稻平均增產12.63%,中稻平均增11.06%,大豆增產15.5%。 3、尾礦整體綜合處理開展尾礦整體處理的研究是礦山實現少尾和無尾化過程最有效的途徑,通過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可以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1990年后,國內開始了處理尾礦制取微晶玻璃、玻化磚、墻地磚等的研究。梅山鐵礦同中國地質科學院尾礦處理中心合作,在實驗室研制出白、黑、紅、藍4種色調微玻巖。北京科技大學處理大廟鐵礦石尾礦為原料,在實驗室制出了玻化硅。 隨著我國標準化工作改革的不斷深入,標準已成為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在鐵尾礦資源化利用標準化領域中,標準的充分供給可以滿足新產品對標準化的需求,推動產業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領產業發展方向的作用,如:加氣混凝土用鐵尾礦標準的制定。同時,標準代表當前最佳實踐方法,體現了集約化和高效,促進產業由粗放增長向集約增長轉變,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標準化方法和手段可以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 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貴在分享,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