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礦業發展的七大趨勢48
發表時間:2020-12-24 08:52 近幾年來特別是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我國的礦業發展已經顯現出一些新的跡象、新的趨勢、新的特點,特別是鉬作為戰略性礦產原材料之一,鉬礦行業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 趨勢一:礦業法規和政策或進行調整修改 十八大以后,伴隨著我國轉變增長方式、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補一降”,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國家公園體制的建立,政府對礦業轉型升級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從礦產資源管理的角度看,國家加大了礦業領域的優化服務和改革力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取消和下放政府行政審批事項達56%,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事項。修改完善十余部地質礦產管理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啟動了《礦產資源法》修訂工作。在6省(區)部署開展礦業權出讓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實行礦業權競爭性出讓,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開展礦產資源權益金制度改革,建立了由礦業權出讓收益、礦業權占用費、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等構成的新型礦產資源權益金制度體系。 以取消非行政許可事項為例,按照國務院《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規定以及《礦業權出讓制度改革方案》中的新的安排。2018年后,礦產資源勘查開采領域只有以下受限制:采礦權審批登記、探礦權審批登記、頁巖氣勘查開采資質條件、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與儲量登記核準、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條件、限制稀土礦勘查、稀土礦和鎢礦開采新立登記申請、開采黃金礦產資質認定、鈾礦資源開采。這意味著,只要你的公司有資料、有技術,都可以通過申請在先的方式獲得第一類即風險勘查的探礦權。國土資源部門的主要礦政管理職能重點轉向“制定行業標準規范,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懲處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趨勢二:綠色發展將成為礦山的基本要求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堅持綠色發展,以資源節約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始終市國土資源工作的主戰場。 2017年5月,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國家質檢總局、銀監會、證監會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工作。作為綠色礦業中出類拔萃的佼佼者,鉬礦行業也將是一個重點發展的對象。 趨勢三:戰略性礦產將成戰略性產業的支撐 當前新工業革命的孕育與興起,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迅猛發展,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帶動新興材料礦產消費,為礦業振興釋放出新的潛力。據有關專家的研究,近年來,歐盟和美國等大多數發達國家制定了符合自身利益和發展的戰略性礦產目錄,無一例外地包括“三稀”礦產和非金屬礦產。比如,早在2010年,歐盟委員會在研究全球46種礦產的基礎上,將14種礦產確定為關鍵性礦產原材料,其中10種主要產自中國,包括鉬、銻、螢石、鍺、石墨、稀土、鎢、鎵、銦、鎂;美國蘭德公司也于2013年發布了《關鍵和戰略性礦產威脅美國制造業的報告》,同樣確定了14種最需要的關鍵戰略性礦產原材料,定義為難以獲得的戰略性礦產,其中有11種主要來自中國,包括稀土、鉬、鎢、鍺、石墨、螢石、銻、銦、重晶石、釩、鎂。 在我國,2016年11月,國務院批復通過的《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首次將24種礦產列入戰略性礦產目錄。這24種礦產是:能源礦產,石油、天然氣、頁巖氣、煤炭、煤層氣、鈾;金屬礦產,鐵、鉻、銅、鋁、金、鎳、鎢、錫、鉬、銻、鈷、鋰、稀土、鋯;非金屬礦產,磷、鉀鹽、晶質石墨、螢石。 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制造業結構調整以及產品升級換代的不斷推進,新興產業對于鉬、稀土、鈷、釩、鈦等這些戰略性礦產原材料的需求將越來越大。顯然,未來戰略性礦產的市場不容小視。 趨勢四:礦山數字化、智能化步伐將加快 科技創新的加快推進,大數據、互聯網、遙感探測等新技術與礦業交叉融合,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和裝備研發應用,使礦業發展新動能日益強勁,為礦業轉型升級,實現創新發展開辟了新領域:礦山開采的數字化、智能化。 數字化、智能化開采是指以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采礦裝備為核心,以高速、大容量、雙向綜合數字通信網絡為載體,以智能設計與生產管理軟件系統為平臺,通過對礦山生產對象和過程進行實時、動態、智能化監測與控制,實現礦山開采的安全、高效、經濟和經濟效益最大化。數字化、智能化開采的意義主要在于采用現代高新技術提升傳統產業,推動我國礦山采掘向安全、高效、經濟、綠色與可持續發展,增強我國礦業行業的核心競爭能力,這也是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礦山的終極目標。 我國許多礦山逐步由淺層開采轉向深部開采。由于地下礦山的資源稟賦條件、開采工藝、生產流程、生產裝備的差異,以及資源的不確定性和動態性、工作場所的離散型、生產力要素的移動性、生產環境的高危險性等特點,形成了諸多難題,致使礦山企業生產效率低下,事故頻發。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提高我國礦山的技術實力,開展礦山智能開采技術研究并逐步推廣與實現礦山智能開采就顯得尤為重要。 趨勢五:中國的跨國礦業企業將活躍在世界 近年來,西方國家重新推行貿易保護主義,西方國家的礦業巨頭和跨國公司憑借其雄厚的資本和早已占據的資源領地,不斷加強兼并和壟斷重要礦產資源。在全球化和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做大不應是我國礦山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在做大的基礎上,做優做強,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大企業,才能在全球礦業舞臺長袖善舞。 需要指出的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礦產資源豐富,消費需求旺盛,投資交易活躍,在世界礦業產業價值鏈條中占有重要份額和地位。將礦業作為先導性行業,優先推進我國與沿線國家進行礦產勘探、開采、加工、消費以及礦業投資、交易方面的合作,對促進我國礦業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趨勢六:礦文化導致礦業價格持續走高 緣于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曾創造過了燦爛的礦業文化與礦業文明,如陶瓷文化、青銅器文化、鐵冶文化。也正是這種礦業文明促進中國古代經濟社會的發展,使中華文明一直站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并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成為聞名于世的四大文明古國。在西方,煤炭和鐵礦礦石等礦產的發現與使用,推動了從使用蒸汽機開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產業革命),隨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強度和深度空前發展。而礦產資源的大量使用,又促進了現代地質學、礦床學與找礦學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了礦產資源的勘查與開發。 以鉬礦為例,我國鉬的選礦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從舊中國唯一的楊家杖子發展到現在有50多個不同的鉬選廠、銅鉬選廠、鎢鉬選廠和鉬鉍選廠。近年來隨著鉬行業周期性觸底反彈,鉬系列產品價格自去年6月低點以來呈大幅上行態勢。2018 年上半年,國內市場鉬精礦(45%-50%)均價達到1614元/噸度,同比上漲44.75%;鉬鐵均價為11.1萬元/基噸,同比上漲41.2%。進入下半年后價格重心進一步抬升,截至8月28日,百川鉬精礦報價已達1860元/噸度,鉬價上漲趨勢已確立。 供給收緊疊加需求增加,鉬價上行邏輯確立。從供給端來看,國際鉬礦資源以伴生礦為主,增量有限。國內鉬業由于過去幾年鉬價低迷,眾多中小鉬礦山停產,而鉬采選、冶煉環節都是重污染行業,在環保督查持續高壓下供給相對剛性,關停產能難以復產,鉬供給基本面愈發偏緊。從需求端看,在鋼鐵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后,鋼鐵行業的利潤維持在高水平,在總量受到政策調控的背景下,行業發展轉向追求產品附加值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含鉬的高性能合金鋼、不銹鋼、工具鋼等的產量增速顯著超出粗鋼,鉬需求迎來了高速增長。 趨勢七:鉬礦相關上市公司業績猛增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8月份,采礦業主營業務收入29296.1億元,同比增長7.6%。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13.25%,為規模以上工業序列中最好,較1-7月提高0.15個百分點。1-8月份,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3880.5億元,同比增長53.2%。 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實現利潤314.5億元,同比增長13.8%,增幅較1-7月收窄1.9個百分點。 行業方面,據財政部最新數據,1-8月份,鋼鐵、石油石化、有色金屬等行業利潤同比增幅較高,均高于收入增長幅度。 8月28日,洛陽鉬業發布2018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40.6億元,同比增長20.6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31.23億元,同比增長273.89%。洛陽鉬業上半年鉬、鎢、銅、鈮、磷等板塊均實現產銷增長,受益于上述產品價格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上漲從而實現業績大幅增長。 8月29日,金鉬股份發布2018 年中報。2018 年上半年,受益于鉬價上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95 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9億元,同比增加869.10%。公司鉬礦產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9.71億元,毛利率達到28.44%。 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國內鉬消費同比增速達15.8%,供需基本面偏緊將對鉬價形成有力支撐,擁有豐富鉬礦儲備的企業正成為投資的優質標的,隨著行業的持續復蘇,2018年礦業基金的資產配置也以鉬礦為底層資產的產品成為了投資熱點。 |